捶丸,通称肉圆。捶丸是总称,具体有多种,并不断的有新的品种面市。捶丸因用料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:用猪肉做的叫猪肉丸,用鱼肉做的叫鱼肉丸,用牛肉做的叫牛肉丸,用牛肉筋做的叫牛筋丸,此外还虾丸、鸡丸、拐筋等。
捶丸的共同特点是,味道纯正,保持原肉味,既有韧性又很爽脆,既有嚼头又不打渣。
捶丸的历史悠久,周代皇宫御膳里面有“八珍”,其中一珍叫“捣珍”,就是把牛、羊、猪、鹿、獐的里脊肉反复捶打,去筋腱,捣成肉茸。后来,人们发现,做牛肉丸,用牛的后腿肉优于里脊肉。取新鲜牛后腿肉,除去筋膜,切成小块,用两根铁锏把牛肉捶打一阵,用刀剁碎,然后继续捶打一小时左右,在这过程中,为避免肉泥发热,还得用一台大风扇吹着,不断降温,之后加入鱼露、碎虾米、肥猪肉、甘薯粉、胡椒粉等,搅拌成起胶的肉酱。有功力的师傅,可以把牛肉打得胶粘性极强,聚在手上不掉,用左手把牛肉酱捏在掌心,让肉酱从虎口处挤出,右手拿一把瓷汤匙把肉酱挖成球状、元宝状、橘瓣状、青橄状,放入温水里,用小火把它煮至80度,捞起待用。这时的牛肉丸像橡皮球一样柔韧爽脆,弹性十足,掷到硬物上会反弹回来,跌落桌上会跳三跳。
虽然牛肉丸为难得的珍馐,但客家地区的牛是生产工具,不能多宰杀,因此,猪肉丸在客家地区更普遍。
鱼肉丸的制作历史也可上溯至春秋战国。话说当年楚平王酷爱吃鱼,不过,一旦被鱼骨卡着喉咙,他就会斩杀厨师。一天他叫新来的厨师做一道鱼肴,新厨师在一阵恐慌之中拿一条鱼来泄愤,用刀背密集地敲击鱼身,没想到,奇迹出现了:鱼的骨肉竟然分离开来。厨师轻易去除鱼骨,用鱼肉搓揉成一粒粒丸子,跟楚平王说,这是创新鱼肴,没想到楚平王赞不绝口:这样的鱼丸子只有吃鱼肉之乐却无鲠鱼骨之忧!登时大喜,鱼肉丸就这么诞生了。鱼肉丸传到沿海的潮汕地区就叫鱼蛋了。原料也由客家人的淡水鱼改为咸水鱼。客家人的鱼肉丸不似沿海地区的鱼圆结实爽脆,而是软嫩爽滑,别有风味。
用铁锏人工捶打出来的叫手工捶丸,用机器打肉成酱的只能叫肉丸。肉丸没有捶丸的柔韧爽脆,弹性不足。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肉圆,因制法不一样,质量却大不相同的原著因。
在客家地区的小吃里最草根最普遍的要数捶丸了。它既是小吃,也是一道常菜,饮宴也不可缺。客家人主要是取丸与圆同音,寓意团圆、圆满。丸与缘又谐音,尤其适合喜宴,如以鱼、肉两圆混合上席,更有成双,有余的吉兆。下图为刚出锅的猪肉捶丸,可煮汤、可炸、可煲,要原汁的客家风味的就是放煮汤了。